精品项目

“一年两六月,伏里不见天”,7月20号入伏,今年三伏雨水多吗?

2025-09-19

今年的三伏究竟是汗流浃背,还是雨打芭蕉?

随着日历悄悄翻到农历五月底,夏天本应快步进入尾声。然而,今年,却偏偏搞起了个大新闻——闰六月!简单算一算,往年炎热消磨人心的夏季,如今被硬生生拉长到四个月。气温高到让人想找地缝钻,可降雨会不会让这个加长版的盛夏变得好受些?“一年两六月,伏里不见天”,这句古老谚语似乎给了我们某种预兆——而今年,7月20号三伏才拉开大幕,这场夏日大戏,到底是烈日灼人还是阴雨纷飞?


一、闰六月登场,夏日“档期”超长待机


“一年两六月,伏里不见天”,7月20号入伏,今年三伏雨水多吗?

所谓闰六月,其实就是在农历遇上时间错位时,加插一个额外的六月,让节气与月份重新“对齐”。今年,头一个六月自6月25日启程,跑到7月24日才收官,紧接着闰六月马上上线,从7月25日延续到8月22日。正当大家以为酷热已经过去,第二波高温与湿气却如同卷土重来的洪水——丝毫不给喘息的机会。


二、酷热难耐,为啥总盼六月下点雨?


谁都知道,冬天冷了多穿衣,雪大也有办法御寒;可一到夏天,面对持续高温才叫真无奈。哪怕有电扇空调,如今频繁限电,依旧是“热风吹来汗沾身”。在遥远的从前,人们只能靠蒲扇、树荫避暑,真正盼望的,就是白天下雨、夜里凉爽。于是,一到闰六月,乡亲们总要抬头问天:“能下一场透心凉的雨吗?”


三、经典谚语:“伏里不见天”暗含天气密码?


“伏里不见天”,这一句农村流传已久的话,指的正是三伏期间阴雨频发,太阳难得露脸。放在今年,两个六月夹着一个三伏天——7月20日到8月18日之间,正值中国东部地区梅雨尾声未褪,局部仍处于湿气盛行。前脚送走超长梅雨,后脚很可能还能接上连绵细雨。虽说此类农谚没有科学凭据,但对经历过无数酷暑雨季的百姓来说,这样的“经验数据”往往十分灵验。

加拿大28预测


四、气象背景揭秘:冷空气携手暖湿气流,雨水注定多?


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,去年至今年华中、江淮一带已出现梅雨偏长、降水量大的趋势。南北气流在此间激烈较量,冷暖空气你来我往,恰逢三伏正中“火候”——这样的气候背景极易形成强降雨。专家预测,湖北及周边地区在三伏期间,阴雨概率显著高于常年,个别田块甚至有涝灾隐患。


五、“夏日雨水多,凉爽还是麻烦?”


表面上看,三伏多雨确实给高温降温解渴,可另一头,连绵雨水又可能引发农作物病害和渍涝问题。对农民而言,祈盼合理降雨,但同样警惕极端天气导致的减产风险。所以,既不能因闰六月抱怨夏天苦,又不能完全信农谚任由旱涝肆虐——科学防范、关注气象预报、早做准备才是正常的。

长夏该凉爽还是无尽闷热?还得靠天空来决定


归根结底,“一年两六月,伏里不见天”的说法虽然深入人心,但气候无常难以完全预判。今年的双六月叠加三伏天,无疑增加了特殊年份的不确定性。究竟是阴雨解暑带来清凉,还是连番雨水带来烦恼,一切都还需拭目以待。但无论怎样,提前准备,总能让你在漫长的夏天,不惧热、不怕湿,迎接属于自己的畅快生活!


起初我们好奇今年夏天闰月是否带来不同寻常的多雨三伏,如今看来,“伏里不见天”,既是一种美好的期待,也是一份必须警惕的挑战。今年的夏天,你准备好了吗?